发生特点。以种子繁殖,多为秋、冬季萌发,花果期2~7月,适应性广,是麦田、油菜 田、蚕豆田、菜地的重要杂草,特别是连年旱作田块发生严重。
莎草科杂草也属于单子叶植物,与禾本科杂草的主要区别是:茎秆常呈三棱柱形,少圆柱形,茎实 心、无节;叶基生或秆生,三列着生,或叶片退化仅存叶鞘,叶鞘闭合。莎草科杂草多生于湿地 或水田中,如异型莎草,香附子等。阔叶杂草主要是双子叶杂草和少数叶片较宽的单子叶杂草(如鸭趾草、鸭舌草、眼子菜)。阔叶杂 草大多数为直根系,子叶两片。网状叶脉,叶片较阔而平滑,近于水平展开,幼芽或生长锥或 多或少呈裸露状。这些形态特征,有利于除草剂在叶片附着。

(1)形态特征。一年生杂草,株高10~30 cm,全体无毛,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组织,主茎较 短,其上有数个肉质分枝,丛生,每茎具叶1片。基生叶具长柄,茎生叶柄短,叶卵状披针形, 先端短尖,基部略呈心形或圆形,叶片质厚,叶基呈膜质鞘状。总状花序从叶鞘抽出,较叶短, 生花3~6朵,两性;苞片不规则,花被不对称,6片,钟状,蓝色;花梗短于花被,开花后花轴自 基部下弯。蒴果长卵形,种子细小。(见图7-1-22)

越年生或两年生杂草一般在夏、秋季发芽,以幼苗或根芽越冬,次年夏、秋季开花、结实后死亡,整个生命周期 需要跨越两个年度,如黄蒿、益母草等。但其中的一部分也可在春天发芽,当年开花、结果后 死亡,表现为一年生的习性。如荠菜、附地菜、看麦娘等。这类杂草也以种子繁殖,主要为害小 麦、油菜等夏熟作物。
发生特点。主要以根茎繁殖,根系发达,深扎2~3 m,根、芽均可长成新株,在整个生 长期都能长根、芽,再生力强,断根仍能成活。花果期5~8月,是麦田、棉田、大豆地、玉米地、 桑园、果园等农田的杂草。
繁缕学名:汾(L.) Cyrill.。别名:鹅肠草、鸡肚肠草、小鸡草。分类地位:石 竹科繁缕属,形态特征。越年生或一年生杂草,茎高15~30 cm,直立或平卧,茎基部多分枝,匍匐, 节上生根;上部叉状分枝,茎一侧有一行短柔毛,其余部分无毛。叶对生,卵形,全缘,茎上部 叶无柄,下部叶有长柄。花单生于叶腋,成**生聚伞花序,萼片5片,上生柔毛,边缘膜质,花 瓣5瓣,白色,短于萼片,两深裂几乎达基部;雄蕊10枚,花柱3~4裂。蒴果卵形或矩圆形,** 端6裂,种子黑褐色,圆形,密生小突起。
发生特点。苗期春、夏季,花期6~7月,果期8~9月。种子或球茎繁殖。带翅的瘦果可 漂浮在水面,随水流传播。为稻田恶性杂草,主要与水稻争夺养分和水分,影响水稻的分蘖; 耐阴,稻株封行后,仍可大量发生。

发生特点。以地下茎和种子繁殖,地下茎入土较深,蔓延广,繁殖力较强,不易除净。 花果期5~10月,喜生长在潮湿环境,是棉田、花生地、甘薯地、桑园、果园、苗圃等农田的重要杂草。
化学防治时应注意:蜗牛属软体动物,不是昆虫,一般杀虫剂对其没有防治效果,且药剂 不宜与化肥、农药混合使用;施药后如果遇大雨,药剂被冲散到土壤中,药效大大降低,需补 充施药;防治蜗牛的药剂品种可进行交替使用,既能保证杀蜗保叶效果,又能延缓其对治蜗 药剂的抗药性,并可延长除蜗药剂的使用寿命。

免耕田。每667 m2用20%百草祜水剂200-250 g或10%草甘膦水剂800~1 000 mL, 兑水50~60kg,均匀喷洒田间和田埂上的杂草。摧枯前季作物残茬,灭除杂草植株和落粒谷 自生幼苗后,灌水并施肥沤田。低洼田、正冲田、冷浸田等在免耕化学除草前,要开好围沟和 十字沟,及时排干田水。

-/gbabjbe/-
http://chengduo888.b2b168.com